中交興路聯合長安大學發布《中國公路貨運運行大數據分析報告2021》
公路貨運承載生產流動性命脈。在疫情持續波動、國際形勢不斷沖擊的當下,如何有效發揮貨運物流行業的“輸血”功能,如何應對運輸結構調整 、供應鏈重組、產業鏈整合的變化,成為公路貨運行業面對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中交興路與長安大學緊密合作,持續分析研判我國公路貨運行業的運行狀況,并于日前聯合發布了《中國公路貨運運行大數據分析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繼續以全國12噸以上營運性公路貨運車輛運行數據為主要依托,從貨運規模、結構、生產效率、運輸安全、公路貨運與經濟等五個方面挖掘數據價值,為探索新形勢下的公路貨運行業發展模式和路徑貢獻分析結果和研判基礎。這也是中交興路與長安大學連續第四年發布公路貨運大數據報告。此外,除上述常規內容外,本年度報告中還新增了新能源車輛發展、車輛收費站通過效率、多式聯運樞紐的公路貨運車輛活動情況三方面內容,希望通過更多視角,體現數據價值,反映公路貨運行業運行態勢。 本年度報告部分內容節選如下: 全年運量規??傮w穩定 三大城市群主導貨運生產活動 報告顯示,2021年1-2月運力水平較低,但在3月迅速恢復,運量規模逐漸穩定,并于12月達到全年峰值。平均噸位約為32噸,較2019年有顯著增加,反映了公路貨運車輛的載運能力不斷增強,保持了載運工具大型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 在貨運網絡空間結構上,主要貨運路線以山東城市半島群、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四大城市群地區為主。以上四條主要貨運線路共承擔了全國超過20%的貨運活動份額。而主要貨運生產活動則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及京津冀城市群,其中天津、蘇州、東莞、廣州、上海分別為三大城市群的主要貨運活動集散中心。 牽引車為主運力 天津最活躍 貨運格局進入五極時代 據報告統計,在運力結構上,牽引車占據絕對優勢。牽引車運力占比達到49.82%,遠超過其他車型。其中,內蒙古牽引車占比最高,高達55.87%。不僅如此,牽引車運營時長最長,占比達到63.42%,生產活動規模也居首位。 在空間結構上,主要貨運活動所依托的城市節點分布于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個城市群中。川渝地區的重慶與成都,以及天津、北京的車輛途徑次數占比也都位于全國前列。其中,天津成為我國貨運活動最高的貨運城市節點,貨車途徑次數占比最高,達到3.81%。 據報告綜合研判,公路貨運格局正在進入“五極”時代, 即由“京津翼-山東半島-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形成的“一個內陸城市群+四個沿海城市群”的總體分布格局,并以“鉆石結構”支撐全國層面的貨運體系。 貨運大省也是經濟大省 貨運活動與經濟運行緊密相關,通過分析2021年各省活躍運力、活躍車輛數及 GDP 總額的占比,報告總結多數省份呈現出“經濟活動水平越高,活躍運力水平越高”的總體態勢,兩者趨勢具有總體一致性。運力最繁忙的省份為廣東、山東、江蘇、浙江,這些省份也為經濟大省。 報告還詳細統計了活躍運力、貨運活躍車輛數與GDP的相關性。其中,活躍車輛數與GDP相關性表現更為顯著,進而反映了貨運生產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與產業活動具有緊密互動關系,并與經濟運行走勢聯系緊密。 總體上看,我國公路貨運已跨過簡單的規??焖贁U張期,正在進入傳統企業不斷進化、新型服務模式全面崛起、平臺型企業爭相入局并不斷演化的新發展階段。一個新的貨運時代拉開了帷幕,中交興路將持續深耕行業,推動數字化賦能物流生態,助力產業發展。 微信掃碼下載《中國公路貨運運行大數據分析報告2021》全文: